首页

飞鱼女王气视频

时间:2025-05-24 09:09:50 作者:夏日来临,如何科学挑选不同SPF值的防晒霜? 浏览量:39002

  初秋的甘肃天水,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麦积区南山花牛苹果基地,了解当地发展特色现代山地果业情况。

  林茂果香,离不开清清洮河水的滋养。洮河,从甘、青两省交界处奔流而来,却因崇山阻隔,与“十年九旱”的陇中地区擦肩而过。

  “引洮河水,解陇中渴”,是几代甘肃人的夙愿。

  2013年春节前,习近平总书记绕过九曲十八弯,来到“苦甲天下”的甘肃定西。在渭源县元古堆村马岗家的土坯房里,总书记特意从水缸里舀起一瓢水,尝了尝,水的滋味让他眉头紧锁。

  那次考察,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渭源县引洮供水工程工地视察,要求“尊重科学、审慎决策、精心施工,把这项惠及甘肃几百万人民群众的圆梦工程、民生工程切实搞好,让老百姓早日喝上干净甘甜的洮河水”,并对当地和随行的有关国家部委负责同志说了8个字:“民生为上、治水为要。”

  治水,关乎生存与发展、脱贫与致富,其深层逻辑正是“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的执政理念。

  治水为民,一场久久为功的硬仗。

  “引洮上山”谈何容易?

  一组数据,折射工程之难。引洮一期工程总干渠110多公里,超过87%为隧洞。引洮二期工程总干渠95%都是洞渠。越沟壑、经干渠、过隧洞,洮河水仿佛地下铁路穿行于崇山峻岭。

  一段历史,记录工程之艰。1958年,甘肃首次启动引洮工程,但受当时条件制约,3年后停工。时隔近半个世纪,引洮工程于2006年再度上马。历经8年艰苦建设,2014年底,引洮一期工程建成通水。又经7年接续奋斗,2021年9月,引洮供水二期骨干工程建成通水。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甘肃省水利建设史上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

  世纪工程,亦是圆梦工程、民生工程。一个个“水盆子”蓄水,一条条“水管子”贯通,总长1069.83公里的干支渠,辐射甘肃中部最缺水的5个地级市13个县(区),惠及600多万群众。

  治水为民,时时放心不下的牵挂。

  不解水困,无以脱贫。

  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上强调,要把基础设施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加快水利、能源、通信、市场等建设,从根本上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2019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语重心长地说:“在饮水安全方面,还有大约104万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没有解决,全国农村有6000万人饮水安全需要巩固提升。如果到了2020年这些问题还没有得到较好解决,就会影响脱贫攻坚成色。”

  水来焕生机。汩汩而来的洮河水,是一条生命线。

  曾几何时,陇中百姓翻山越岭,人拉驴驮,运回来的是高氟水、苦咸水。引洮一期工程建成通水后,截至2021年底累计供水6.23亿立方米,彻底解决了会宁、安定、陇西、渭源等7个县(区)的饮水问题,为当地脱贫致富提供了可靠的水利保障。

  汩汩而来的洮河水,也是一条发展线。

  在天水,2019年9月,天水市城区引洮供水工程全线建成通水。清澈甘甜的洮河水,通到灶台上、洗澡间,通到田地中、果园里……让这座因“天河注水”的美丽传说而得名却为水而困的城市,因水而兴。

  在定西,曾因缺水闻名的安定区鲁家沟镇,建起了千亩节水农业示范基地,繁育马铃薯种子;渭源县种出了产自南方的金丝皇菊,变成了“鲜花乡”……一座座蔬菜大棚拔地而起,一家家企业落地生根。

  水来百业兴。引来洮河水,曾经“苦甲天下”的“干坡坡”,变成了今天产业旺、百姓富的“金窝窝”。

  盼水、寻水、引水。来之不易,所以更加珍惜。2013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引洮供水工程时叮嘱:“北方缺水,要认真研究节水灌溉技术,不能搞大水漫灌,把有限的水资源用到最需要的地方。”

  水是命根子。善治国者必先治水。

  “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10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基于对国情水情的深刻洞见和深邃思考明确提出治水思路。

  翻开地图,长江、淮河、黄河、海河4大江河水系,构成“四横”;东、中、西3条工程性的调水线路,是为“三纵”。纵横交错间,137处重大跨流域、跨区域引调水工程,在中华大地上生长、延伸。

  引汉济渭,实现长江、黄河在关中大地“握手”,每年可为关中平原输水15亿立方米;引丹江水,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全线通水,让昔日“黄土岗”蝶变“鱼米乡”;引西江水,造福粤西4市1800万人口……一个个引调水工程,惠泽亿万百姓,扮靓美丽中国。

  “水网建设起来,会是中华民族在治水历程中又一个世纪画卷,会载入千秋史册。”2021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

  驰而不息,笃行不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健全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运行、管理机制。”

  人水和谐共生,一张蓝图绘到底。

  策划:杜尚泽

  撰文:李建广

  海报:田兴洲

  摄影:鞠鹏

  视觉:赖向东、毕晓洋

  编辑:郑晓宇

  校检:吴玥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编辑:刘湃】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不一样的中秋月!中国科学家首次从太空传回完整月亮X射线图像

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曾表示,民进党当局上台以来,出于一党私利,罔顾民生,黑金、贪腐、诈骗等丑闻弊案层出不穷、愈演愈烈,可谓“肥了民进党、苦了台湾百姓”。台湾地区立法机构下周即将开议,“百姓心中有杆秤”,民进党当局注定面临严峻的质疑与谴责。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四个向度

永恒》导演伊莎贝尔·贝勒特将镜头聚焦孔庙礼乐科仪。“孔子是中国乃至全世界最伟大的思想家,孔庙音乐仪式的千年传承使孔子的思想得以具象化。”伊莎贝尔说。

台首艘自造潜艇出厂测试并实施海空管制防泄密,岛内网友:作秀!

吉甫村的今昔变化,只是西藏边境乡村“依托好生态、引得游人来”的一个生动缩影。在全区范围内,随着边境建设的深入,边境乡村旅游方兴未艾。山南市麻麻门巴民族乡、日喀则市“珠峰小镇”扎西岗乡、林芝市南伊珞巴民族乡等边境乡镇,正积极打造生态文明示范村镇新名片,引得各地游客流连忘返。

北京11月28日电 (记者 郭超凯)据中国公安部消息,11月28日5时许,随着三架中国民航包机先后降落在山西太原武宿国际机场,首批240名中国籍涉赌诈违法犯罪嫌疑人被中国公安机关从柬埔寨押解回国。

贵州榕江:打造“村超”2.0版本 全民共享“村超”流量

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会长许小峰表示,两位风云成就奖获奖者孜孜不倦,默默耕耘,坚韧不拔,为筑牢今天气象科技全面进步的基础贡献了重要力量。协会将一如既往发挥好气象领域全国性行业社会组织在气象行业科技创新中的推动作用,继续办好科学技术奖,通过奖励机制引领、激发广大气象工作者勇于突破、创新,努力为气象科技人才成长创造更为有利的生态环境。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